除了呼吸道融合病毒之外,支氣管炎的隱形冠軍:人類間質肺病毒(Human Metapneumovirus, hMPV)

剛上托嬰的八個月大的宥宥原本是個活潑的小寶寶,但這兩天卻變得異常安靜。起初,他只是有點流鼻水,媽媽以為是普通感冒,沒太在意。沒想到,第二天開始發燒,也漸漸出現咳嗽變多及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,媽媽擔心地帶著宥宥來到診間。經過檢查,醫師發現他的肺部有喘鳴聲,做了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的快篩都是陰性,回家後第二天燒雖然退了,但仍然有咳嗽的症狀,在第二次回診時,醫生發現肺部的痰音及喘鳴聲增加了,當天做了人類間質肺病毒快篩,而結果發現是人類間質肺病毒陽性。

「幸好你有好好地觀察寶寶的狀況,」醫師一邊解釋,一邊開立藥物幫助宥宥緩解呼吸道的症狀。也告訴媽媽「如果寶寶發燒合併咳嗽、喘鳴,甚至呼吸急促,都需要提高警覺,人類間質肺病毒HMPV也是常造成細支氣管炎的病毒。」

「人類間質肺病毒?」媽媽很疑惑地聽到這個陌生的病毒「呼吸道融合病毒以前就有聽過,宥宥也打過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抗體,那這個人類間質肺病毒究竟是甚麼?怎麼感染?跟怎麼預防呢?」

 

前言

根據馬偕醫院兒科呼吸道快篩的資料,在2025年1月人類間質肺病毒(hMPV)約占了12.5%而呼吸道融合病毒(RSV)則涵蓋了呼吸道感染的6%,而尚值季節轉換的時節,以實驗室的結果來看,人類間質肺病毒檢驗陽性的人數確實較前月增加。

 

  1. 病毒概述

人類間質肺病毒(Human Metapneumovirus ,hMPV)是一種屬於副黏病毒科(Paramyxoviridae)的RNA病毒,與呼吸道融合病毒(RSV)及麻疹病毒有親緣關係。hMPV是導致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,尤其影響嬰幼兒、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。

 

  1. 發現與歷史

hMPV於2001年由荷蘭科學家首次發現,經基因分析顯示,其起源可能已存在數十年,並且與鳥類間質肺病毒(Avian Metapneumovirus, aMPV)關係密切。

 

  1. 臨床症狀

hMPV感染的症狀與RSV相似,主要影響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,可能出現:

    • 輕度感染:咳嗽、流鼻水、發燒、喉嚨痛
    • 嚴重感染(常見於嬰幼兒、老年人、免疫功能低下者):支氣管炎、肺炎、喘鳴、呼吸困難
    • ​氣喘急性發作(相較於呼吸道融合病毒,人類間質肺病毒更易引起氣喘急性發作)

 

*Peiris JS, Tang WH, Chan KH, et al: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metapneumovirus in Hong Kong. Emerg Infect Dis 2003;9:628-33*

 

  1. 傳播途徑

hMPV主要透過飛沫傳染(如咳嗽、打噴嚏)及直接接觸(如接觸受污染的物品後觸摸口鼻)傳播,常在冬春季流行,與流感和RSV的流行時間接近。

 

  1. 診斷方式
    • ​​核酸檢測(RT-PCR):靈敏度高。
    • 快篩抗原檢測:較快速。
    • 病毒分離培養

 

  1. 治療與預防
    • ​目前無特效藥物,治療以支持療法為主,如補充水分、退燒、氧氣治療等。
    • ​預防措施:
      • ​勤洗手
      • ​戴口罩及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
      • ​加強環境消毒

 

  1. 流行病學
    • ​hMPV感染遍及全球,大部分兒童在5歲前都曾感染過。
    • ​可反覆感染,成人也可能再度感染,但通常症狀較輕。
    • ​在托嬰、幼兒園、學校、醫院、安養院等群聚環境容易發生感染與傳播。

 

  1. hMPV 與其他病毒的比較

除了呼吸道融合病毒之外,支氣管炎的隱形冠軍:人類間質肺病毒(Human Metapneumovirus, hMPV)

 

結語

hMPV 是一種全球普遍存在的呼吸道病毒,與RSV、流感病毒等共同影響人類健康,特別是在嬰幼兒與高風險族群中容易引起嚴重疾病。雖然目前無疫苗與特效藥,但透過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支持性治療,可以降低感染風險並緩解症狀。

 

 


 

常見問題

  1. HMPV 病程大約多久?

人類間質肺炎病毒(HMPV)的病程通常約 1~2 週,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:

    • 潛伏期:約3-6 天
    • 急性期:3~7 天,症狀最嚴重,可能包括發燒、咳嗽、鼻塞、喉嚨痛,甚至喘息或呼吸困難。
    • 恢復期:1~2 週內症狀逐漸緩解,但咳嗽可能持續較久,特別是有氣喘體質的孩子。

 

  1. 有什麼照護重點?
    • 監測呼吸狀況:注意寶寶是否有喘鳴聲、胸口起伏過大或吸氣困難。
    • 保持呼吸道通暢: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滴鼻液或吸鼻器清理鼻腔,減少鼻塞影響呼吸。
    • 適當補充水分:發燒或呼吸急促時,幼兒食慾的下降可能較容易脫水,需確保足夠的母乳、配方奶或水分攝取。
    • 避免刺激物:家中應保持空氣乾淨,避免接觸二手菸、灰塵或過冷、過乾的環境,以減少呼吸道刺激。
    • 觀察發燒情況:若發燒超過 3 天未退,或高燒反覆出現,可能表示病情較嚴重。

 

  1. 什麼時候代表病情惡化,須立刻就醫?
    • 呼吸急促:寶寶每分鐘呼吸次數增加,超過以下標準:
      • <2 個月:>60 次/分鐘
      • 2~12 個月:>50 次/分鐘
      • 1~5 歲:>40 次/分鐘
    • 明顯喘鳴聲或胸凹現象:吸氣時胸口或肋骨下方凹陷,表示用力呼吸。
    • 嘴唇或指甲發紫:可能表示缺氧,需緊急就醫。
    • 活動力下降或持續嗜睡:寶寶精神差、難喚醒、喝奶減少,可能是嚴重感染的表現。
    • 高燒超過 39°C,或持續發燒 3天以上
    • 呼吸困難或其他異常呼吸聲音出現

 

  1. 什麼是「喘」?

「喘」是指呼吸困難,常見的表現包括:

    • 喘鳴聲:喘鳴聲是一種呼吸音的異常,呼吸時伴隨高頻的哨音,通常發生在吐氣時,表示氣道狹窄或阻塞。
    • 胸凹現象:吸氣時胸骨上方或肋骨下方出現明顯凹陷,表示呼吸費力。
    • 呼吸急促:寶寶每分鐘呼吸次數明顯增加,甚至影響吃奶或活動。
    • 鼻翼煽動:寶寶鼻孔擴張明顯,代表他正在努力吸氣。

如果寶寶有上述「喘」的表現,特別是合併呼吸困難或發紫,應立即就醫,以免發生嚴重併發症!

 

參考資料

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
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. (n.d.). Human metapneumovirus (HMPV) – About. U.S. Department of Health & Human Services.

 

 


 

小森林兒科診所為您守護
小森林兒科診所有提供口服的輪狀病毒疫苗服務,歡迎預約諮詢!讓嬰幼兒遠離病毒性腸胃炎的威脅,健康成長每一天。

小森林兒科診所也提供流感疫苗(👉認識流感、👉了解流感副作用)、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(👉認識肺炎鏈球菌)和其他多種自費疫苗(👉認識腦膜炎、👉認識腸病毒、👉認識呼吸道融合病毒、👉認識RSV長效型單株抗體),家長們可以通過我們的官方LINE進行網路預約、電話預約或現場掛號。讓您的孩子享有全面的保護,現在就來預約疫苗施打,為孩子的健康建立堅實的防護盾。

  • 官方LINE:加入好友,點擊選單「線上掛號」,預約一般門診時段即可。
  • 電話預約
    • 關埔:03-5670033
    • 嘉豐:03-5506670
  • 診所地址
    • 關埔:新竹市慈濟路3號
    • 嘉豐:新竹縣竹北市嘉豐南路一段149號1樓
  • 官方Facebook

 


 

作者:傅建堯醫師 小森林兒科診所(關埔、嘉豐)主治醫師

專長:
兒科一般疾病
兒童感染疾病
兒童腸胃疾病
兒童過敏性疾病
嬰幼兒與兒童發展評估
健康篩檢與疫苗注射

現職:
小森林兒科診所(關埔)主治醫師
小森林兒科診所(嘉豐)主治醫師

 

作者:祁孝鈞醫師 小森林兒科診所(關埔)院長

專長:
兒童感染症
兒童疫苗
兒童過敏性疾病
兒童腸胃疾病
兒科一般疾病
嬰幼兒與兒童發展評估
健康篩檢與疫苗注射

現職:
小森林兒科診所(關埔)院長
臺灣兒童成長暨健康管理學會副理事長
兒科醫學會基層醫療事務委員會副執行長
兒科醫學會會員代表
新竹市診所協會 理事
新竹市醫師公會 學術委員

👉了解醫師更多

其他衛教

兒童長高運動指南:掌握成長關鍵期,讓孩子動起來,長高更健康!
兒童成長發育:怎樣算正常成長?哪些狀況需要留意?給家長的成長評估指南
除了呼吸道融合病毒之外,支氣管炎的隱形冠軍:人類間質肺病毒(Human Metapneumovirus, hMPV)